何为信用政策?如何进行信用政策决策?

2024-05-18 17:08

1. 何为信用政策?如何进行信用政策决策?

  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性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现金折扣三部分内容,主要作用是调节企业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
  使用信用政策进行决策,在收集、整理客户的信用资料后,采用“五C”系统分析客户的信用程度。在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步骤有:
  (1)设立信用标准。
  (2)计算客户的风险系数。
  (3)风险排序。

何为信用政策?如何进行信用政策决策?

2. 信用政策是什么?如何进行信用政策决策?

1. 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为规划和控制应收账款而制定的基本原则性行为准则。 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三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调整企业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2. 使用信用政策做出决策。 收集整理客户的信用数据后,利用“五C”系统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分析。 在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步骤是:(1)建立信用标准。(2)计算客户的风险系数。(3) 风险等级排序。1. 信用政策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 经济环境是企业难以控制和预测的,但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信贷政策来控制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 最佳信用政策和最佳应收账款水平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2. 内容 :经营状况、产品定价、产品质量和信贷政策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但是,除了信贷政策外,其他因素基本上都超出了财务经理的控制范围。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贴现政策和收款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标准的确定。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企业交易信用应具备的条件。如果客户不能达到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信用分析:企业在设定客户信用标准时,往往首先评估其违约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五C”体系来进行。所谓“五C”体系就是对客户信用质量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即:(1) 抵押品是指在客户支付或无法支付时可以作为抵押品的资产;(2) 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支付能力的经济环境。(3) 品格是指客户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4) 能力是指客户的偿付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占流动负债的比重;(5)资本是指客户的资金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客户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3. 信用政策是什么?如何进行信用政策决策?

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性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现金折扣三部分内容,主要作用是调节企业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使用信用政策进行决策,在收集、整理客户的信用资料后,采用“五C”系统分析客户的信用程度。在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步骤有:(1)设立信用标准。(2)计算客户的风险系数。(3)风险排序。

信用政策是什么?如何进行信用政策决策?

4. 如何进行信用政策决策

信用政策决策方法
【知识点相关内容】
【预备知识】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决策分析程序】
1.计算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
=增加的边际贡献=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注意】以上公式假定信用政策改变后,销售量的增加没有突破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如果突破了相关范围,则固定成本也将发生变化,此时,计算收益的增加时还需要减去固定成本增加额。
2.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费用的增加:
第一:计算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注意】
第一,平均收现期(周转天数)的确定:如果题中没有给出平均收现期,在没有现金折扣条件情况下,以信用期作为平均收现期;在有现金折扣条件情况下,则用加权平均数作为平均收账天数。
第二,日销售额的确定:用未扣除现金折扣的年销售额除以一年的天数得到。即不考虑现金折扣因素。
②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新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原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2)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单位变动成本×资金成本
(3)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项)
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资金成本
3.计算改变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
税前损益增加=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期的增加税前损益大于0,则可以改变。
【提示】信用政策决策中,依据的是税前损益增加,因此,这种方法不考虑所得税。

5. 除了什么信用政策决策涉及以下各项

1. 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为规划和控制应收账款而制定的基本原则性行为准则。 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三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调整企业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
2. 使用信用政策做出决策。 收集整理客户的信用数据后,利用“五C”系统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分析。 在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步骤是:(1)建立信用标准。(2)计算客户的风险系数。(3) 风险等级排序。
1. 信用政策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 经济环境是企业难以控制和预测的,但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信贷政策来控制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 最佳信用政策和最佳应收账款水平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
2. 内容 :经营状况、产品定价、产品质量和信贷政策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但是,除了信贷政策外,其他因素基本上都超出了财务经理的控制范围。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贴现政策和收款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标准的确定。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企业交易信用应具备的条件。如果客户不能达到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信用分析:企业在设定客户信用标准时,往往首先评估其违约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五C”体系来进行。所谓“五C”体系就是对客户信用质量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即:
(1) 抵押品是指在客户支付或无法支付时可以作为抵押品的资产;
(2) 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支付能力的经济环境。
(3) 品格是指客户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4) 能力是指客户的偿付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占流动负债的比重;
(5)资本是指客户的资金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客户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除了什么信用政策决策涉及以下各项

6. 简述信用政策的含义及其构成内容

法律分析: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性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现金折扣三部分内容,主要作用是调节企业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7. 什么是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1、应收账款数据分析

1)绝对金额分析和相对金额分析

应收账款的余额及其变动,从大的方面上说,是企业经营模式的数据化体现,或者再具体点说是公司销售收入确认和回款模式的反映,不同行业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应收账款分析我们从绝对金额和相对金额两个方面看,首先看绝对金额,就是期末余额大不大,如果很小,那么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可能是先款后货,导致应收账款余额很小,可能就不怎么需要关注应收账款这方面,如果较大,则经继续做相对金额的分析。


在确定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情形下,我们再分析其相对金额,我们需要计算其增长趋势,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趋势对比,或者直接根据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判断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如何。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的公式为:当期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所以这个指标同时考虑了应收账款的趋势和收入的趋势,周转率升高说明应收账款管理向好,周转率降低,那么就需要引起关注公司的信用政策。

同时,这个周转率可以换算成天数,然后与公司的信用账期进行对比,如周转天数为10天,而通过访谈和查看合同回款条款了解到公司收客户回款账期都在30天,那就要引起警觉了。

除了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对于应收账款增幅较大的企业,还可以与其经营业务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对比,同样是判断公司的收入是否有水分。



2)坏账准备

对于有应收账款余额的公司,一般对应收账款是有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对于这个坏账准备,做内控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公司的坏账计提政策与同行业比较,是否有差异,差异原因;

(2)公司实际的坏账计提计算是否与审计报告中的计提比例一致;

(3)公司的财务制度中,坏账计提的政策是否与审计报告中的政策一致。

同时需要关注点的是,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不需要剔除关联方的余额,也即关联方余额应一并计提坏账,这点需要注意。

2、应收账款内控关注点

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为我们后续的内控设计提供方向性指导,而就应收账款这一科目背后的业务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属于信用政策的内控设计。

1)信用政策

公司给予客户的信用,必须从两个方面一起考虑,那就是信用额度和账期,只从一个方面进行规定,则会导致信用政策失效,至于什么样的信用政策或者说多少金额、多长账期合适,这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也有很多不是企业可控的,属于行业规则,信用政策是什么样的才是合理的,这个就不在一般IPO内控的考虑范围内,一般考虑的是关于这信用政策的内控流程,所以我们从这个流程中挑出关键点进行说明。

(1)严格的说,信用政策的审批应与业务部门进行分离,因为信用政策是控制,业务部门的出发点则是做大业务量,这两者是矛盾的,如果将信用政策的审批权归业务部门,则往往受到业务部门业绩考核的原因,信用政策执行不严,甚至失效。而现实的情况是,IPO企业不会单设一个部门来审批信用,而要审批信用,一般要对公司业务比较熟悉,所以一般是在设计这个信用审批流程时,决定权要从业务部门领导手上拿走,也即最终拍板的,不应是业务部门的领导。

(2)客户信用的再评估。新客户的信用政策审批应把握趋紧的原则,因为对新客户不了解,在到一定时间,比如半年后,应组织对老客户信用政策的再次评估,基于老客户的回款情况、销售情况、信誉情况,对原先给予的信用政策进行调整。

什么是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8. 构成企业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多选题)。 A. 信用标准 B. 信用条件 C. 信用期限 D. 收账政策

构成企业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信用标准、 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
企业信用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使企业在现金流和收益率上实现最大化,主要表现为:科学地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产生坏账的风险降到最低。
提高现金流动速度,实现最大限度的信用销售,企业信用政策更进一步的目标是通过信用政策的实施实现企业的销售战略和客户关系管理战略。

扩展资料
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组成。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顾客提供商业信用的最低条件,通常以坏账损失率表示,它是公司评价客户信用质量的基本准则。具备了信用标准,管理人员才能判断是否给予客户信用和给予多大程度的信用。
2、信用条件。公司的信用条件包括给予客户的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率和折扣期限。每一个公司都规定有一般性的信用条件授予大部分的客户,尤其是没有与公司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的客户。
经常使用的信用条件是2/10,n/30,其内容为“从发票开出次日算起,折扣期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率,超过折扣期付全额,最迟30天付款即信用期”。
对于签有长期合同的客户,公司经常提供多个价格和信用条件的组合。制定信用条件时,要进行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因为不同的信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和成本。
3、收账政策。在正常情况下,客户应按信用条件的规定,到期及时付款,履行其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客户拖欠货款。
收账政策就是指对于逾期的欠款公司应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对于信用质量不同的客户要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对于信用质量高的客户,可以采用宽松的政策;对于信用质量差的客户,应采取积极的、严格的收账政策。